2023 年終文 - 創作無垠

一年又結束了,某種意義上算是目前爲止生活變化最大的一年。相比先前,大概最大的不同是對於創作的投入程度。

當然其他方面也有些變化,總之還是簡單寫一寫。


攝影的擴展:新器材與新思路

從年初因爲方便而使用的 DSC-W390 到現今唯一主力的 Alpha 7c,從機身內建鏡頭到兩隻 E 卡口鏡頭。嚴格說 Alpha 7c 和 FE 28-60mm F4 並不算是新器材,但確實是第一年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。除這之外是新入手的二手鏡頭 Samyang 35mm F2.8,一顆輕便小巧的餅乾頭,以它掛機用。這顆鏡頭給我帶來了更大的光圈,但代價是光學結構設計帶來的暗角和較原廠鏡更明顯的色邊。雖然暗角很多時候反而可以起到引導視覺突出主體的作用,但色邊對我來說就是個一定要後期處理掉的東西了。未經任何形式統計,但自我拿到這隻鏡頭後,除去借用群友器材,出片中它的佔比是更大的。十分好用。

說到借用群友器材,自來合肥上學,出現了很多與機長老師的攝影群中群友見面共同攝影的機會。目前爲止裝在 7c 上體驗過的鏡頭大概有:

  • FE 55mm F1.8 ZA
  • FE 24-105mm F4 G OSS
  • Minolta MD 135mm F3.5(黃漆美版)
  • Minolta MD 50mm F1.4(早期 55mm 口徑版本)

上面每顆鏡頭都感覺還不錯。當然也摸到了來自群友的機器,雖然沒怎麽好好體驗:

  • Sony Alpha 7S II
  • FUJIFILM GFX 50R /w FUJINON GF35-70mm F4.5-5.6 WR

前一個是各個方面的設計都實在很怪的 Sony 無反初期產品,後一個是想都不敢想能碰到的中畫幅系統。

至於花錢的方面……目前除了確實缺一顆中長焦 / 長焦鏡頭,沒有什麼想買的。

不過與去年年終文中攝影部分相對應的是,今年確實開始拍膠卷了。入門路徑大約是十分簡單的:購置於機長老師的 Yashica Electro 35 GX,搭配機長老師附寄的樂凱 1021 試機卷。而我拍這兩卷「試機卷」,一卷花了兩個半月,目前另一卷正在拍。確是有些太慢了,但第一卷的掃描檔已出來。算是理解膠卷愛好者所說「顆粒感和噪點不一樣」的意思了,圖像呈現很有意思。近期購置了兩卷分裝 FOMAPAN 400 與一卷原盒 Ilford Pan 400,留給明年年初拍。目前因時間與精力的限制還無辦法自己沖洗掃描,大概會是很久之後的課題。

說了這麼多器材,雖夾雜有「思路」,但仍未明確表達到底有如何的變化。簡單來說大概是「從還原所見到表達情感」。後者絕對是攝影創作最廣泛認同點之一,我卻花了一段時間轉化。經歷了從「能用」到「好用」的器材變化,隨之漸發現攝影可呈現的不僅是某日某時某刻某視角所見之物,而確實是更可呈現某種特定的情感,也許近期拍攝的此圖就算是吧:

1224-ILCE-7C-AYA03975.JPG

晚間攝於某店家門外燈飾板處

線上線下東方 Project

年初到六月中旬依舊是用着舊筆電做着 MMD,但由於散熱系統壞得過於徹底,大約 2 月的時候又從舊筆電換到了更舊的筆電上, K 幀都變得吃力了。用到 6 月的這套配置最後是:

  • Intel Core 2 Duo T6500
  • 4GB DDR2 SODIMM
  • NVIDIA GeForce 8400M GS
  • Crucial MX500 500GB

除了儲存器都是舊得要命的東西,現在真的佩服自己那個時候能用下來這種東西。

說回東方 Project 創作,直到 11 月都只是單純地每月一張文日文圖,這種創作很多時候去做的想法和動力大概確實是比工具更重要的。不過在出圖效果上,今年雖然沒有新用很多材質和渲染,但大概因熟練程度上升而提升了一些,7 月第一次嘗試 K 了連貫的動作,12 月初也在 pixiv 上達成了 100 關注。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也是讓人很滿足的。

不過比較大的不同是,8 月 19 日第一次參加了 THO,還是作爲社團方。整個展會的氛圍個人感覺還是不錯的,但要說的話也許不適合我這種人單純去玩,可能之後要去別的展會也只會是因爲要出展。

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幻緣算是半死不活的狀態,但是已經預定會有新作品。原本預計是今年年底出,現在來看得等到明年的什麼時候了。


鐵道拍攝與鐵道旅行

開始大學之後終於是有時間給自己安排出行了。雖然不是很多,但足夠用於攝鐵和乘鐵。

第一次去拍車是 10 月 29 日,合肥經典的機位:合肥站前新蚌埠路橋。當天在那裏看火車的人意外的多,完全能感受到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喜歡鐵道。之後幾次就都是在自己找到的機位了,分別是玉蘭大道跨鐵路橋和雪霽橋,這兩個地方相對就沒什麼看火車的人了。鏡頭方面,在橋上的機位 60 端也就基本能用,但之後借用群友的 135mm 鏡頭確實感受到了中長焦在構圖上更加自由。

不過更印象深刻的大概是兩次鐵道旅行。第一次是 10 月 4 日的 K8525 次,乘坐了合肥 - 蕪湖全區間。算是真正喜歡鐵道之後第一次乘普速,還是上局管內唯一的圖定非空 25B 客車。相比高速動車組,能切實地感受到很多人對普速和小型車站的需要,全程 3 個經停車站都有很多人乘降。乘坐體驗方面,噪音上自然比高速動車組大,也不免會有更多搖晃,最高速度也要低不少,這些在與回程的高速二等座對比時就更明顯了。算是很有意思的一次經歷。

第二次是 12 月 24 日的兩次車程,分別是 G7572 的合肥 - 合肥北城區間和 G301 的合肥北城 - 合肥南區間,單純在合肥繞了個圈。不過這次的重點其實在兩趟車的席別上,去程是一等座,回程是商務座,都是平時完全不會去買的。這樣一次體驗下來,CRH2C 的一等座和 CRH380A 的商務座相比,個人來說還是更喜歡 2C 的一等座。主觀上來說布制椅子似乎比商務座的皮制椅子軟一些,同時車廂內部整體照明似乎更好,但商務座可以隨意調節而不用在意他人的椅子、寬敞到有些過頭的空間和可以基本躺倒的設施設計,加上不錯的服務,大概確實能爲需要這些的乘客提供值得票價的體驗。有人說商務座送的小零食不好吃,我倒是覺得還行。不過 CR 系的新車上整體如何就完全不知道了,搭載的商務座似乎進行了升級。

第一次鐵道旅行的 vLog 已經剪完投稿出來了:視頻日誌 | K8525 次列車運轉旅行 - 滬局最後的圖定非空 25B 客車,第二次的 vLog 還正在後期中,預計明年年初投稿。


一些別的小事

在 3 年的折磨之後終於換上了新筆電,是 HP 家的 Elitebook 845 G10,用著這半年還是比較滿意的,唯一就是很多時候還是要注意著電池續航,想要用久一些就要記住把螢幕更新率改成 60Hz。

終於入手了一直想買的 Kindle,是二手的 Paperwhite 4。不少人說買了閱讀器,用了幾個月就變成了電子泡麵蓋,我個人倒沒感覺到這樣。大概第一是因為願意看書,第二是因為不吃泡麵。

說到書,今年主要讀完了兩本。一本是帕特里克·格里的《中世紀早期的語言與權力》,一本是維克多·克萊普勒的《第三帝國的語言》。兩本都關於社會中的語言,也許是什麼巧合吧。前一本讀得十分暢快,提供了些沒有想過的新視角;後一本相對難讀一些,但是也有些十分讓人意想不到的 insight 和當時的社會現象。都是很不錯的書。


一些印象深刻的事

  • 03.18 相鐵·東急新橫濱線,大阪站梅北地下站台開業
  • 03.31 留萌本線石狩沼田 - 留萌區間最終運行
  • 06.07 高考
  • 07.01 キハ85系定期運行終止
  • 07.21 東海道新幹線車內鈴聲換為《会いにいこう》
  • 08.19 上海 THO 參展
  • 10.04 K8528 次列車旅行
  • 10.07 巴以新一輪武裝衝突爆發
  • 12.08 pixiv 關注者數達到 100
  • 12.14 北京地鐵昌平線衝突事故
  • 12.24 國鐵一等座與商務座初體驗

最後再寫幾句

前幾天聽《字談字暢 #219:「我們又晚了六十年」》時,有句讓我印象很深的話:「藝術家首先要有自己的生活。」雖然我完全不認爲自己是什麼藝術家,但這句話大概也適用普通創作者,具體該怎麽理解還是交給各位了。是創作者也好,是普通愛好者也好,都希望各位能在下一年裏有自己的生活。

感謝各位一年以來對我的幫助和支持,祝生活愉快,創作順利。